健康知识 2025年1月21日
智力低下主要指儿童因各种因素引起的智力发育障碍,这些因素包括各种脑炎、外伤的后遗症及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。其患病率,在我国城市为1%,农村为2~3%,根据1987年残疾人调查公报推算,我国现有智力低下的儿童约1017万人。这不仅给社会、家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,还将影响人口素质。西方医学对此病的治疗迄今仍缺乏良策。
智力低下属中医的“痴呆”、“五迟”、“五软”、“惊胎”、“解颅”等症。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,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。如《黄帝内经》有脑髓主神明的说法。而脑髓又由肾所生,所谓“肾生骨髓”(《素问?阴阳应象大论》),“脑为髓海”(《灵枢?海论》)。隋代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?憎塞侯》中把病因责之先天禀赋不足,后天患病所致,病机为阴阳不和或不足,致使心神悟塞,神识不明。其后,历代医家如钱乙、朱丹溪、王肯堂、徐春甫等多有论述。徐春甫在《古今医统》中十分清楚地提到父母精血不足、孕期多病、早产、产妇高龄或堕胎不成等与本病密切相关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说:“心气怯者,则性痴而迟语。”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本病的病机。对于有关临床症状,古人也有比较细致的观察。如《婴童百问》中指出:“五软者,……又有口软,则虚舌出口。”颇似伸舌样痴呆。在治疗方面,则多从心、肝、脾、肾四脏着手,但对本病疗效较差,预后不良,古人也颇有同感。如王肯堂在论解颅时指出:“凡得此疾,不及千日之内,间有数岁者,偶因他疾攻逐,而成废人。”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等著作中也一再强调智力低下的儿童治疗困难。
现代中医有关智力低下的治疗,最早的报道见于50年代末,介绍了用针灸治疗流行性“乙脑”及其后遗症的经验。其后,在1963年有报道用中药治疗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的儿童27例,结果9括例智力有不同程度的进步,但当时报道未引起广泛的重视。此后10年中,临床资料中断。自1973年到70年代末,陆续才有一些报道见诸于世,其中既有个案报道,也有大样本病例集中观察,这一时期,治疗大多为针灸或针药结合,特别是头针、水针运用较多。80年代以后,应用中药治疗智力低下的文章逐渐增多,治疗主要从补肾、养心、调肝三方面入手,也有用“醒脑开窍”法,辅以活血、化痰、补肾、消积等法治疗“弱智残疾”,疗效颇佳。实践证明,中药、针灸治疗本病,对弱智儿童的学习成绩、语言表达能力等均有明显的提高。就目前水平来看,针灸对脑发育不全的有效率为65%左右,而对各类脑炎后遗症可达80%~90%以上,中药治疗智力低下,其有效率可达90%以上。
尽管对重症脑炎后遗症及脑发育不全的疗效尚不十分理想,并且存在疗程长、治愈率低的问题,但总的看来,在改善智力障碍、肢体瘫痪等一些主要症状上,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尤其是针灸疗法,操作简便,经济安全,而且疗效肯定,对智力低下是一种有价值、有前途的疗法。
二、智力低下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虚和实两个方面。
1、虚 主要指心肾功能受损,导致大脑发育不良。因为人的生长发育,包括脑的发育均需要肾中所藏精气充养,若父精不足,母血亏损,则造成先天之本亏虚,或小儿出生后体弱多病及哺养失调,营养不良,五脏六腑精气不足,元以充养肾精,也可导致肾藏精气不足,肾精不足则髓海不充,脑无所养而成智力低下;心主神明血脉,开窍于口舌,言为心声。心血亏虚,神失所藏,则言语举止笨拙而成痴呆。
2、实 多因惊恐、跌仆损伤于脑,或因新生儿难产等导致瘀血积于大脑;或因高热及其他急性病发作失于救治或救治不当而致痰浊蒙蔽神明,出现痴呆等智力低下症状。
三、智力低下的分型主要有心肾不足、肝肾不足及痰浊蒙蔽等三型
1.心肾不足 智力低下,神情默默,立迟行迟,呆滞迟钝,言语迟缓,识数困难,学习笨拙,伴面色不华,发稀色黄而枯,或遗尿。唇舌色淡,脉沉细或弱,指纹淡滞。
2.肝肾不足 神情呆滞,神烦不安或多动手足拳挛,肢体瘫痪,四肢拘紧,立迟行迟,筋骨痿软,伴二目干涩,甚者惊悸发搐,行动异常。舌红少苔或苔薄黄,脉弦细或弦数,指纹淡紫。
3.痰浊豪蔽 智力低下,默默如痴,不辨善恶,失语耳聋,吞咽困难,伸舌流涎。舌红或淡,脉滑,指纹滞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