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
中医是关乎“善”的学问,中医的“善”体现在以下几个面:
其一,中医是仁术,仁即是仁爱、慈悲,其中有善;
其二,中医治病救人,这是在利他,自然也属于行善。
其三,中医内涵天地之道。天地在造化万物时,也把生生不已的德性赋予了万物,这是以善为本的;
其四,中医人学习并实践中医,需要禀承的是善心善念,唯有如此才能符合《大医精诚》理念,也才能提高医术。
学了中医后,我逐渐认识到善的重要性:善是正能量,善是正信正念,善能健康,善能让世界美好。
二
颜回说:“人善我,我亦善之;人不善我,我亦善之。”我的理解是:他人不善是他人的事,我行我善,这是我的事。所以,我努力尝试着以善意来看他人。即使他人待我以恶,我仍还之以善我不能因他人的恶而改变自己的善。
我相信,一个心善、语善、行善的人,必得天地的庇佑。他(她)的一生一定是健康的、和谐的、平安的。
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,喜欢与善良的人呆在一起,为什么?因为会感觉很舒服,身心都舒畅。从中医来分析,善良的人有正能量,这种正能量代表着阳气,阳气代表着生命活力。感受到旺盛的生命活力,当然养人。俗话说: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善良的人能传递善,邪恶的人能传递恶。善则益人,恶则伤人。这样说来,善不但让我们快乐,且能让我们身心归于和谐。
作为一个中医人,我愿意追求这样的境界,所以,我要多多行善。
三
提到行善、做善事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:行善做好事,那要捐多少钱、给多少东西呢?有人甚至会说这是有钱人做的事情,我收入不高,没有能力做善事。显然,这些反应都是对行善的曲解。
我的理解是,在很多时候,行善跟出身、地位、名气以及财富并没有必然关系。作为一个中医人,在临床上好好帮助病人缓解病痛,这即是行善;临床工作之余写作中医文章,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,这也是行善;每周做一次公益讲座,讲讲我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,这还是行善……我自认为,对于一个中医人来说,行善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。
再者,历代经典中列举了种种善行,很多都跟金钱没有关系,比如慈悲戒杀、抑恶扬善、容人之过、忠主孝亲、敬兄信友等等。可以说,捐物出资固然是行善,但惩恶扬善也是行善,与人解惑还是行善……
进一步说,善不在别处,善就在心中。只要心中有善,那么,身无分文也能成为慈善家;能力有限也能做许多利益他人的事情。往圣先贤讲:“欲广福田,须凭心地”,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
四
读经典也属于行善的一种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以《内经》为例,《内经》是中医的经典,也是中国人的经典。《内经》内涵着天地之道,这个道是可以利益我们的生命的。所以,我们在读《内经》时,不但要读经文,还要学习、研究经文,并且把经文的内容和自己的思想行为结合起来,用以指导自己的生命实践。
这样说来,读《内经》不仅包括学习、理解经文的过程,还包含了提升心性、济世度人的宏愿。可以说,《内经》中的思想,既是可以利人健康的,也是可以、引人向善的,其中有大智慧,通过学习《内经》,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中医素养,从而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,更重要的是,可以让我们接受圣人的教诲,祛除心中的执念和欲望,最终提升精神境界。
试想一下,当我们在学习《内经》时,心定而静,静而安,最起码保证了当下不产生恶念、不产生恶行。换句话说,既然这一段时间没有产生恶念和恶行,那不就是在间接地行善吗?
再者,当我们中医人在认真学习《内经》时,心中会发出大愿,愿意帮助所有病人早日康复,这不就是在行善吗?
进一步说,当我们在学习《内经》时,心有所感,而能发现自己的错误,或者发现自己存在着的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,此时痛改前非,端正行为,愿意多做好事,此时此刻读经的我们不就是在行善教化吗?
五
作为一个中医人,我认为一定要有正确的三观。简单来说,就是要懂得利他的重要性,要愿意在此生积极利他,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若能建立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那么生活工作中时时刻刻,且行行处处都可以行善。
俗语说: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,其意思是说: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。从中我学到这样的智慧:我所做的每一件事,不是为别人在做,而是为自己在做。如果能度人于危难,使人绝处逢生,那么即是在行善。前贤告诉我们: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、“莫以恶小而为之,莫以善小而不为”。所谓“天道无亲,唯与善人”,这也正是上天最公平的地方。
回归到中医上来说,中医即是仁术,行中医即是行仁术。仁术是善,行仁术即是利他。作为一个中医人,我感觉非常自豪,因为此生我选择了以中医作为职业。我自认为,这是我的大福报。所以,我要好好地修习中医这门仁术。
我也相信:道是行的,不行没有道;德是做的,不做没有德。所以说,学中医还不够,还要行中医。所谓行中医,我的理解是:在临床上帮助病人,在临床之余传播正信正念。所有这些,都是行善。
六
作为一个中医人,我坚持写作中医科普文章,我自认为,这是在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。因为中医不离生活,不离大众,中医应该在低处。所以,中医人应该应具备引人向善的精神,中医人的文章要呈现人性的温度,中医人应该多对普通百姓人文关怀。唯有如此,中医才有价值,才符合天地之道,中医也才有生命力。
人生最大的成功是什么?一般都认为,是赚钱多,地位高,能有豪华的物质享受。学习并实践中医多年后,我慢慢地体会到:人生最大的成功,其实是《大学》的“止于至善”。为什么这样说?因为至善其实是慈悲,是利他。至善之人,必能合乎天地之德,也就是能顺应天地之道。
生命以心为本,我们讲养心、修心、安心、正心。那么,心在哪里?何谓心?我的理解是,我们要安的这个心不是解剖上的那个HEART,而是良心,是本性。良心和本性都是本善的。换句话说,思善、语善、行善,这即是安心的途径。保持念念向善,即能安心。心若安和,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安和,自然百病不生。
今时大家往往追求豪宅、财富、职务、地位,却少有人追求善。作为一个中医人,我的理解是,“善”才是中医人的至高境界。因为中医是利他的,利他之人非有“善”不可。包括善念、善心、善语、善行,都是每个中医人所必须追求的,也是必须得到的。
而且,善是正气,善是阳气,善能化阴霾,善可让人身与心归于和谐。有了善,也就有了正气。《内经》明言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。”显然,行善最终利益的是自己。